第1144章 青登:“我将亲上前线!”5200
同一时间——
伏见,伏见奉行所(“伏见防线”的本阵)——
青登、土方岁三与井上源三郎并肩站立,他们面前的墙壁上挂着鸟羽、伏见二地的详细地图。
他们正在复盘今日的战斗。
敌军是如何进攻的、小枝桥又是怎么失陷的……土方岁三和井上源三郎无一遗漏地介绍着、解说着。
“……因为敌军的进攻已呈破竹之势,所以我认为再打下去也只是徒增伤亡,并无益处,故下达了‘撤退,放弃小枝桥’的命令。”
语毕,井上源三郎默默地退至一边,等候青登的反应。
冷不丁的,土方岁三插话进来:
“橘,一切罪责都在我。”
“如果我能及早发现小枝桥的危机,就不会酿此大祸。”
土方岁三边说边向面前的青登低下头,落落大方的举止显露出“任君处置”的坦荡气概。
他话音刚落,站在其身旁的井上源三郎便抢过话头:
“不,土方君并无过错!”
“敌军的进攻太快、太猛,以致于我和新八都来不及向土方君求援。”
“除非土方君开了‘千里眼’,否则他绝不可能注意到小枝桥的异状并及时派出援军。”
“‘放弃小枝桥’的命令是我下的,理应由我来背负全责。”
“都怪我实力不济,才使小枝桥失陷,害无数将士枉死。”
看着双双伏首请罪的二人,青登无声地叹了口气,颊间浮现几分无奈。
“行了,都抬起头来吧。”
“相关情况,我已了解。”
“岁三,你没有错。倒不如说,你干得很好,我还得褒奖你才对。”
“你根据战况的变化,及时下达了最正确的指令,大大减少我方的损失。”
“源叔,你也别太自责。”
“虽然‘没能守住小枝桥’乃不争的事实,但真要细究罪责,我才是那个最该受罚的人。”
“是我低估了敌军的战力,未在小枝桥配置足够充沛的战力。”
说罢,青登不自觉地拧起双眉,神情渐趋肃穆。
这时,房外倏地传来一声通报:
“橘先生,对永仓队长的治疗已结束。”
青登立即反问道:
“新八如何了?”
门外迅速传来答复:
“他没事,头骨无恙,仅需静养两日就能痊愈。”
青登轻轻颔首:
“没有大碍便好。辛苦你了,退下吧。”
待门外的传令兵离开后,青登转动目光,重新把视线集中在面前的地图上。
通过方才的复盘,他已大致弄清“鸟羽失守”的具体始末。
究其缘故,全因本应守住小枝桥的二、六番队被迅速击溃!
平心而论,青登布置在小枝桥的军力已足够强大。
二、六番队都是新选组的功勋部队,几乎参与过新选组建立以来的每一场战斗,训练和实战经验都不欠缺。
从复盘结果来看,二、六番队的速败固然是因为“决战淀”作怪,外加上两队的队士们被先前的战斗消耗了体力。
但不可否认的是,哪怕不服用“决战淀”,今日攻陷小枝桥的那支敌军也拥有着足以硬撼新选组的强悍战力!
一念至此,青登幽幽地向土方岁三反问道:
“岁三,对于‘南军’,你现在有什么看法?”
土方岁三抱臂于胸前,沉思片刻后喃喃般轻声道:
“……橘,‘南军’比我们所预计的还要强大。”
青登轻轻点头,以示赞同。
说来有趣,西乡吉之助觉得自己小瞧了新选组,而青登同样觉得自己小瞧了“南军”。
开战之前,青登自认对“南军”已足够重视,从未对其产生轻视之心。
“南军”肯定拥有大量枪炮、“南军”的近战能力不会太弱……以上种种,青登全都预料到了。
明明如此,却依旧错判了“南军”的总战力。
青登有一点漏算了——他没料到“南军”拥有的“决战淀”竟会这般多!能让上千将士像吃糖豆一样嗑药!
法诛党究竟炼制了多少枚“决战淀”啊?青登不住地心想。
忽然间,一旁的井上源三郎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咬了咬牙,满面决然地对青登朗声道:
“橘君,请给我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明日请让我打头阵!哪怕是豁出我这条老命,我也一定会把鸟羽夺回来的!”
虽然青登主动担下“鸟羽失守”的主责,但井上源三郎的自尊心与责任心不容许他就这么心安理得地接受青登的好意。
面对井上源三郎的主动请缨,青登微微一笑:
“源叔,稍安勿躁。”
“虽然今日吃了个败仗,但我们也并非全无收获。”
“‘决战淀’是收益与代价都很巨大的秘药。”
“今日服用‘决战淀’的敌兵,少说也有千把人。”
“开战首日就有一千多名将士——其中的不少人还是珍贵的精锐——因‘决战淀’的副作用而暂时失去作战能力。”
“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却没能对新选组造成大量杀伤……这究竟是赚了还是亏了,犹未可知。”
“我想‘南军’的将校们现在肯定觉得很难受。”
“决战淀”的弱点十分明显。药效过后,服用者会感到强烈的不适。
症状轻者无精打采,症状重者连站起来都费劲。
恢复时间亦因人而异,少则一两日,多则十天半个月。
诚然,对新选组而言,“鸟羽防线”的丢失乃不容忽视的失利。
不过,多亏了土方岁三的决断如流,鸟羽的全体守军撤退得非常及时、迅速,完全不给“南军”夹击、追歼的机会。
某伟人曾说过:“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青登敢断定,西乡吉之助在开战首日就投入大量精兵,绝不仅仅只是为了攻占鸟羽,其主要目标肯定是重创新选组!
很简单的道理:光拿下一个鸟羽,有什么用呢?
没了鸟羽,还有伏见;没了伏见,还有大津……只要新选组主力尚在、后勤仍存,青登就始终攥有“反攻”的大权!
若从战略的角度来评判,“南军”今日的战绩是否能算作是“胜利”,实在存疑。
因为没能重创新选组,所以给之后的战斗造成不小的麻烦——眼下,新选组的十三支番队云集伏见!
换言之,“南军”之后要想攻下伏见,就必须击败“完全体”的新选组……此般难度,光用“难如登天”一词来形容都嫌不足!
青登扫了几眼面前的地图,继续道:
“‘南军’肯定会携今日胜利之余威,于明日朝伏见大举攻来。”
“这也算是一桩好事。普请处的手传们耗费了大量心血,好不容易才在伏见各地搭建起各类工事。”
注·手传:新选组普请处的基层职务
“如果这些工事全都闲置着没能派上用场,未免可惜。”
说到这儿,青登扭头看了看身旁的土方岁三、井上源三郎。
“战斗才刚刚开始,有的是反攻的机会。”
他一边说,一边转身走向不远处的刀架,拿起毗卢遮那。
“为了挽回今日的失态,明日我将出阵。”
……
……
翌日(5月6日),清晨——
鸟羽街道,“南军”的前沿阵地——
“没吃饭吗?都跑起来!”
“我的炮弹呢?!怎么还没将炮弹抬上来!”
“昨日的风头尽让萨摩人占了!吾等身为土佐男儿,岂可落于人后!”
“今日的战斗不同于昨日。昨日是夺桥,今天是攻町,要跟新选组争夺伏见的每一座屋子、每一条街巷。”
“我听说仁王就在伏见……”
“嘘!别说这种话!会影响士气的!”
伏见乃京畿的“十字路口”。
不打下伏见,就没法进攻大津……也就是说,伏见是“南军”绕不开的难关。
纵使今日的伏见由“完全体”的新选组把守着,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此时此刻,西乡吉之助直挺挺地站在城南宫的某处,举头眺望东北方的天空,作沉思状,不知在思索些什么。
突然,一名近侍奔上前来,快声汇报道:
“西乡大人,岩仓先生到了。”
西乡吉之助缓缓收回望天的目光。
“嗯,快带他过来。”
“是。”
不消片刻,文官打扮的岩仓具视三步并作两步地出现在西乡吉之助的面前。
后者直勾勾地盯着前者,言简意赅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