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开山
会议结束,离开原初界,法会便马上进行。
由于十方山的时间地点未定,所以这一场法会的形式,采取的是游会类型,也就是边走边说,场地不固定。
人数为七十六人,其中荒域阵营有四十九人,包含赤星大帝、岚川神将、武昭神将、屠宁殿主、界罗神将、妖族的帝俊等人。
很多都是生面孔,是赵兴第一次见,见过面的还不到三分之一。
四十九人里面,命师只有六人,仅有三个神级,且全部出自轮回神殿,另外三人都是半神,甚至帝国天师也仍旧是半神。
但有六个祭祀之神,专修命运之道,也能充当命师。
赵兴邀请的宾客里:苍觋、五界岛主、夜海神王、赤骥国主、都带了命师,无量神王也带了从道者,唯有博维孤身一人,总共占了十四个名额。
剩下的十三人,则是赵兴自己的从道者,地夫子、匡川、隆海将、腾山将、
元洪将等人。
以及大周的姬姒、姬澈、柳天宁、王天知。
青榆子、杜云、闾暝,也在其列。
场地是流动的,论道台以飞舟取代,参与法会的人,都乘坐一艘飞舟跟随,总计四十一艘。
它们跟在赵兴的飞舟后面,听从赵兴讲道。
「完善后的十方开山法,总共有四个法论部分。」
「《脉算》、《十方十表》、《灵山定象》、《十方开山法》。」
「其中《十方十表》,为大事年表,记录了十方山现世时,大到玄灵星域,小到古国地脉、山脉、地宫、地心的多次波动。」
「此一部分,为法论数据参考。来源于学城、太古之丘九经阁中的记录。」
虚空道显层中,赵兴坐在舟头,他正前方第一排的两艘飞舟,就是太古之丘的地行神舟。
地行神舟上,匡川神将与学城大长老冯琛,站在了一起。
自荒域第二纪元末,学城的总部,包括万道树,久经阁,都搬移到了太古之丘,赵兴还曾亲自护送过。
此时的冯琛,无心听讲,因为这一部分是枯燥的数据资料引用部分,早已经在他的脑海中。
他大半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另一艘飞舟上,那艘飞舟上站着一个陌生的身影。
虽然面容和气质都特地改变了,可冯琛知道,那就是博维。
「长老。」冯琛给博维传音,「近来安好?」
「冯琛,我已不是学城大长老。」
「那您总还是我的师兄。」冯琛说道。「我可以来见您吗。」
博维默然,当年智心大长老收了一批弟子里面,总共有十七名师兄弟。
冯琛其实不算起眼,也没多少交情,直到他上任后,这个师弟才显露出才能,也成了六界学者。
后来他被抓,冯琛成了学城的大长老,经历荒域第二纪元末,三纪元初的时空动乱,大量的学者死亡。
同一批师兄弟里,便只剩冯琛还活着了。
如今,冯琛也卸任了大长老,将位置传给了另一位阁主。
他主动要求上十方山,并且愿意在关键的时刻解开限制。
一是对十方山本身有着求知欲,二便是听说博维也回来了,想见一见。
「不必了。」博维冷漠的回了一句,便走进了舱门。
旁边的岚川神将心中一叹,此行他是冯琛的道友。而冯琛只是想在临死之前和师兄说说话而已。
不过冯琛并未表露出太多的失望,岚川神将的注意力,很快重新放在了赵兴的讲道上。
因为赵兴已经讲到了脉算。
这一部分的内容相当庞杂,因为赵兴把《界论》融入到了脉算中,并且对照了领域时代、荒域时代、洛皇时代、羽皇时代的地脉。
同时结合了《道显宙起源论》中的叠界山大论,以界山为锚定点,进行不可知之山的定点推算。
随着赵兴的讲述,岚川神将的脑海中,呈现出了九天十地图与荒域地图。
但很快这些地图全部变成纯粹的线条。
一根根线条错综复杂,每一根都代表着不同地区的地脉,而且在波动演化。
中间有无数个节点,呈五色,对应金木水火土五脉。
岚川神将对这一幕并不陌生,因为这样的法论,不止赵兴研究过。
太古之丘的三界十二山,都有能人尝试过。
整个时空,剔除掉可观测的地脉波动,那些空白的、黑色的凹陷时空,便是不可知之山了。
然而这种方法找不到十方山,甚至连冥古山的方位都无法确定。
主要是因为以前叠界山无法加入到界论当中,它不停的转化时空,扰动时空中的物质,这一混沌因素导致加入了叠界山的脉算法,无法成为一套有效的方法论。
直赵兴把叠界山的问题解决了,界论模型得到了完善,但仍旧不能算作完美。
在岚川神将的视角中,仍旧有诸多黑点和无法观测,无法琢磨的道障存在。
道障近在咫尺,但又始终无法戳破,岚川神将听着听着,心中都有些烦躁了。
他的神魂疯狂的运转,大量的神元被消耗。
甚至隐约有走火入魔的征兆。
「铛~」
主道船上,赵兴敲响了时钟。
这是无量神王送给他的静心钟。
钟声笼罩包括岚川神将,以及自己几位从道者的船,将他们的心绪归位,并且把他们的时空归附为听讲之前。
完全听懂的人,不会有事,比如博维、比如远在太古之丘的神君。
完全听不懂的,也没有事,绝大部分的宾客,都以自己所修的道来理解,仅理解了很小的一部分。
然而像岚川神将、地夫子、隆海将这些神,能听懂很大一部分的,但又无法彻地听懂,反而会走火入魔。
「呼~」
岚川神将长出一口气,眼中的魂力风暴迅速平淡。
此时赵兴已经停止讲道,给宾客休息的时间。
岚川神将不由得有些感慨。
「一万年前,我还能教赵兴,一万年后,我听赵兴讲道,居然会走火入魔。」
道心不稳,在岚川神将这种级别上非常罕见。
可如今,他竟然生出一种浮游见青天的感觉。
「岚川兄若再听,可回想赵兴所创的《湮星六炁论》、《湮星地变论》、《
湮星本我论》。」
旁边响起了冯琛的声音。
岚川神将一怔:「冯长老听懂了?」
冯琛轻轻点头道:「听赵兴讲道,能懂道显宙起源论和界论融合之理,便是第一层,可进悟道之境。」
「道兄看到了九天十地,荒域星图中所有地脉的波动,并且感知地脉波动的大道韵理,进而推算不可知之山,则是第二层。」
「第三层则是融和地变论,要把地气的阴阳五行运转加进去,还要加入时空论,再反推第一层的界论。」
「如此方能得见往日十方山之影。」
岚川神将苦笑不已。
「到了第三层,也只能看到往日十方山现世的时空虚影?
「离找到真正的十方山,还差一大截啊。」
冯琛也感慨道:「赵司农的确是亘古罕见的司农奇才。」
冯琛作为曾经的学城大长老,离任时已经是八界学者,达到了博维成神之前的境界。
即便如此,他听赵兴讲道,只能悟其理,不得其法。
哪怕他解开限制,也做不到把法论中的法术部分悟出来。
能完全听懂的,恐怕只有博维了。
他拥有真正的通识神术,作为超级势力的学城,也只有拥有博维才算是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