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3章 井上源三郎中弹
不论是哪一方发炮,另外一方都会立即予以还击。
白天倒罢了,晚上也这么做,只会让大家都没法好好休息,徒落个双输的局面。
因此,到了夜间,双方便会心照不宣地停止炮击。
当然,相应的警戒是必不可少的。
不论是在何时,都有足量的卫兵坚守着每一处哨站,监视着城外的一切动静。
……
……
是夜——
大津城——
“把路让开!让伤员过去!”
“手推车来了!快把这些尸体放到车上!”
“今晚的月亮很圆!光照很足!既然天公作美,我们就更不能懈怠了!我们要抓紧时间修补城墙!连一分一秒都浪费不得!听明白了吗?!”
……
纵使入夜,大津城内仍是一片繁忙景象。
阔别数日的激战,使医疗方再度人满为患。
炮火停息的夜晚,是普请处修补城墙的最佳时候。
总务司的支配们亦行动起来,统计今日的战损。
注·支配:总务司的基层人员
奋战一日的战士们大多已在兵舍里安眠。
你死我活的厮杀,对人的体力、精神是极大的考验。
不论是农活、土木作业,还是别的什么体力活,都无法与之相比。
战斗结束后,撤回后方的将士们的脑子里只剩一个念头:快让我吃饭!快让我睡觉!
除了一顿丰盛的大餐,以及一套松软的被褥之外,他们别无所求。
哪怕是挖一个沙坑,告诉他们“这就是你们今晚睡觉的地方”,他们也会迫不及待地、像蠕虫一样钻进去睡觉。
此时此刻,东城新太郎独自待在城内一角,面无表情地嚼着饭团。
他还没有更衣,仍穿着今日上阵厮杀时的那套衣装。
从外层的羽织到内层的里衣,无不吸饱敌人的鲜血,显出暗沉的色彩,散出刺鼻的气味。
忽然,伴随着快而有力的沉稳足音,苍老的声音传来:
“新太郎,今天辛苦你了。”
“殿下……”
看着突然出现的大盐平八郎,东城新太郎一怔,赶忙起身,准备行礼。
大盐平八郎抢先一步,示意“不必多礼”。
“新太郎,你有受伤吗?”
老人边问边盘膝坐下,与大盐平八郎并肩。
“托您的福,我今天毫发无损。”
“没受伤就好。这场战斗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务必要在杀伤敌人的同时,尽可能地保全自身。”
为了守住大津,青登把所有能动员的战力都动员起来了。
既如此,自然是不能漏过曾经名震大坂的“浪华麒麟儿”。
这等珍贵的高端战力,绝无弃之不用的道理。
于是乎,在赶回大津后不久,青登就从京都召来了东城新太郎。
在青登率军迎战“南朝”的这段时日,东城新太郎一直履行着京都取缔役的职责,全权维护京都的治安,以防敌方扰乱后方。
对东城新太郎的劝说非常顺利——大盐平八郎亲自出马,要求他协防大津城。
其结果毫不出意料——他不假思索地点头答应,没有半分犹豫。
“殿下,感谢您的抬爱。”
东城新太郎说着扯了扯嘴角,露出难看的苦笑。
“然而,我早就不是当年那个风华正茂的‘浪华麒麟儿’了。”
“今天与敌人战斗时,我有好几次险些受伤乃至丧命。”
“手脚变得很迟钝,以前能轻松做出的动作,现在都做不出来了。”
“总而言之,我的实力大不如前,最好不要对我有过高的期望。”
东城新太郎说着掖紧腹部的衣裳布料,凸显他那肥硕的大肚腩。
大盐平八郎微微一笑:
“既然身手大不如前,那你更得多加注意才行。别受伤,更别死了。”
这时,老人注意到了东城新太郎的胡茬。
“新太郎,不如我帮你刮个胡子吧?你这副胡子拉茬的模样,可太不雅观了。”
江户时代的武家不崇尚蓄须。凡是蓄须的武士,都会被视为粗野的蛮人。
若是连最基础的整洁都做不到,留着这种乱糟糟的胡茬,就更是如此了。
东城新太郎抬手轻抚胡茬,笑了笑:
“我这副样子就很好,不劳烦您了。”
“……”
大盐平八郎抿了抿唇,神色逐渐严肃。
“……东城君,我早已原谅你。你也差不多该停止这种自暴自弃的行为了吧?”
老人转动视线,看了看东城新太郎的乱发乱须,又看了看他那走型的身材。
在老人话音落下的下一瞬间——
“可我没法原谅我自己!”
东城新太郎猛地拔高音调,震耳欲聋。
吼毕,他的肩膀剧烈起伏,连做数个深呼吸后才调整好气息。
“……大坂的百姓们视我为他们的骄傲,称我为‘浪华麒麟儿’。”
“可我却为了一己之私,血腥镇压义军,不仅害您的起义功亏一篑,还残杀了无数父老乡亲……这要我如何释怀……?”
“殿下,老实说,要不是您亲自开口,我真不想参与此役。”
“一见到满地的尸体,惨痛的记忆就会在我眼前掠过……”
“每一次的回想,对我而言都是如下油锅般的巨大煎熬……”
“我对人世已无留恋,只想尽快找一处合适的地方,把我这条命搭出去。”
“这般一来,积压在我身上的血债,应该能消去些许……”
言及此处,东城新太郎举头望天,眺望渺远的苍穹,眸中染满自嘲的神色。
“我一次次地求死,可老天爷偏偏不让我死……究竟要到什么才能让我解脱?”
“难道我这条烂命,还能有啥大用不成?”
大盐平八郎静静地聆听至最后。
“……那么,新太郎,你觉得什么样的地方,才值得你把命搭进去呢?”
东城新太郎沉默半晌,随即轻声答道:
“我不知道……这个问题困扰了了我二十多年。如果我能在此役中存活,应该还会继续困扰下去吧。”
……
……
同一时间——
“北幕军”与英军的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