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下了个最后通牒
几周后,地矿部发出通知,声称在综合计算国际市场稀土氧化物和稀土金属的冶炼成本和交易价格的基础上,对中国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原矿征收特别资源税。其中,含稀土氧化物92%的混合稀土资源税为每吨2万美元,也就是相当于6.4万元人民币。
在此前,南方混合稀土的交易价仅为每吨2.6万元人民币,现在突然加上了6.4万元的资源税,再加上人民币对美元相对贬值的影响,在泽山本地的交易价格立马就上升到了每吨近10万元。
这个价格对于开采稀土的矿主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他们的矿土只能销售给政府指定的收购站,交易价为每吨3万多元,而政府再把矿土销售给冶炼企业或者出口的时候,再把资源税加进去。
政策刚一推出,国际稀土市场就炸锅了。原本每吨1万美元的中国稀土,突然就涨到每吨3万美元的水平,这种事谁能忍。
日本的钇会社、杉德合金等稀土冶炼企业随即就提高了稀土氧化物的价格,并向客户解释说这是源于上游原材料的价格上涨。
原材料价格从每吨1万美元增长到3万美元,上涨了200%,而自己生产的4n级氧化钇仅仅从每吨11万美元上涨到16万美元,上涨幅度为45%,堪称是良心企业了。
搁在过去,客户单位也就兴高采烈地接受了,因为他们可以用这样的理由大大方方地把自己生产的电子产品价格也涨上一截,扣掉稀土氧化物成本的因素,还能净赚另外一笔利润,何乐而不为?
可这一次,客户那边却是摇头不迭,声称中国的一家稀土冶炼企业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加物美价廉的稀土氧化物,人家的4n级氧化钇1吨才9万美元,这也是含了中国的稀土资源税的,钇会社何德何能,就敢报出16万美元的天价。
无奈何,钇会社只能和客户磨嘴皮子,声称本企业的技术更为先进,用来提纯稀土的溶液是70年的老囟水,透着三代日本工匠的脚丫子味,不是中国那种粗制滥造的稀土可比的。
工业领域里,品牌因素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客户方面也愿意为钇会社、杉德合金之类的知名品牌支付一个溢价,前提是这个溢价不能太过离谱。
经过谈判,最终客户答应接受价格的轻微上升,成交价不能高于每吨12万美元,否则他们就只能很遗憾地转向中国去寻求稀土供应了。
谈妥了与客户的供应合同,钇会社转身便开始向中国施压,表示中国征收高额资源税是不公平的。如果中国不放弃这种行为,日本稀土生产商将集体拒绝从中国进口稀土,转而从美国和土耳其寻求稀土供应。
“裴所长,高总,国家加的这个资源税,是不是真的加得太高了,现在我们的压力也很大啊。”
固南县分管工业的副县长钟建钢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一边给来访的裴恒学和高凡泡着功夫茶,一边怯怯地质疑道。
“钟县长,你说这话就没良心了吧?”高凡吱溜溜地喝着茶,笑呵呵地向钟建钢调侃道。
“高总这是哪里话嘛,我怎么就没良心了?”
钟建钢争辩着,却不敢对高凡有什么不敬。他可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虽然岁数还不到自己的一半,却是一个需要大家仰视的大能人。且不说他自己手上掌握着一个私营的大型化工企业,就说泽研所搞的高纯度稀土冶炼厂,就是在高凡的一手推动下投产的。
高凡带着裴恒学去了一趟美国,就联系上了二十多家客户,这段时间陆续达成的协议总金额已经超过了2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