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有钱啥事办不成
“小高,你这个要求,呵呵,就有些过分了哈。”
刘天诚斟酌了一下词句,最后还是用了一个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法。
高凡听到刘天诚这样说,笑了笑,说道:“刘县长,啊不,要不我叫您刘伯伯吧,您看可以吗?”
“你难道还不应该叫我刘伯伯吗?”刘天诚装出一副慈祥长辈的样子,心里却在叹息,这个小年轻不简单啊,一个称呼就把我的矛头给带歪了。
刘天诚刚才说高凡的要求过分,这个词可以理解为指责,也可以理解为调侃,取决于双方的关系。
从刘天诚的本意来说,是更偏向于指责的。他想让高凡知道,这个要求超出了沧塘县的容忍范围,如果高凡识趣的话,就应当麻溜地滚蛋了。
但高凡却在这个时候要求改变称呼,称刘天诚为伯伯,相当于打私人感情牌。如果刘天诚接受了这个称呼,那么他说的过分一词就可以理解为熟人间的调侃,高凡也就赢得了一个狡辩的机会。
刘天诚能不接受“伯伯”这个称呼吗?
答案是否定的。
人家自称是晚辈,你如果来一句“你有什么资格叫我伯伯”,或者“我当不起这个伯伯”,那就是当面打脸了,下一步就是不死不休的局。
高凡是个小孩子不假,但这个小孩子做成了一家年创汇5000万美元的民营企业,他的背后还有郑立农、徐盈这样的部级、厅级领导。他的老爹因为他的缘故而平步青云,现在已经是与刘天诚平级的干部了,很大概率会在几年内再进一步。
这样一个人,是你可以随便打脸的吗?
“刘伯伯,我想问一个数据,沧塘县去年的工业总产值是多少,财政收入又是多少。”高凡问道。
刘天诚不知道高凡为什么突然问起这个,不过还是回答道:“去年全县的工业总产值是2亿元,财政收入是1800万。其实你是知道的,这2亿的工业总产值,其中一半是沧海化肥厂和你们沧化科贸公司贡献的。在化肥厂改建之前,县里一年的工业总产值还不到6000万。”
沧海化肥厂年产尿素4万吨,加上其他的一些副产品,年产值是2000多万。
沧化科贸的两个产业中,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生产分别落户在延秀和武源,按属地原则,其产值无法计算在沧塘县,计算在沧塘县的只有化学清洗剂的生产。
去年沧化科贸出口日本和东南亚的化学清洗剂产值是1000多万美元,按汇率换算相当于大约3000万元人民币,再加上国内的销售,总额接近了4000万。
两个数字加起来,就是6000多万,占据了沧塘县工业总产值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