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流浪地球》首日票房1.92亿,不错的开局!</p>
毕竟院线排片38%呢!</p>
口碑直接爆棚,猫眼、淘票票评分9.8分,豆瓣评分8.8分…</p>
这是首日口碑…</p>
争议之类的都是电影上映好几天后才爆发的…</p>
对了,说个事,《战狼2》最开始跟爱国无关的。</p>
《战狼2》恰恰是拼赢了同期另一部钦定的爱国主旋律大片《建军大业》火起来的…</p>
《建军大业》才是官方和资本联手打造的主旋律爱国主义宣传片。</p>
《战狼2》最初的发酵点是第一部重工业动作片。</p>
靠着一堆人向bbc等国际媒体告洋状,上纲上线,扣上“jingoist”(沙文主义)、“propaganda”(宣传)的大帽子之后,豆瓣微博等跟着冲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搞“小粉红才会看”的引战,才固化了“爱国主义电影”的标签。</p>
“吃爱国饭”、“靠爱国才火起来”成了《战狼2》的标签…</p>
对了,《流浪地球》北美也同期上映了,118家影院试映——华纳120万美元独家买断了北美发现行权。</p>
为什么卖这么便宜?</p>
120万只是基本版权,之后会有分账——收益分成模式,即制作商与发行商按照事前预定的比例,根据影片的实际发行收入,分成提取各自收益。</p>
不过华纳说了,最多争取到800家开画影院…</p>
这几年,北美民粹很流行啊,举个例子,《摔跤吧!爸爸》,极度重视美国市场,2016年12月21日在美国抢先上映,加入圣诞档。</p>
<a id="wzsy" "s://01xs/xiaoshuo/118312/">《仙木奇缘》</a></p>
开画排片331场,单场票房从$991一路走高,圣诞日冲到$4067,打爆同期。</p>
然后呢?</p>
次周排片只是从331调整到238,两周后排片斩到137场,之后再斩到100场以下…</p>
是因为市场表现不行?</p>
真要说市场不行的例子也有,犹太宗教片《参孙》,导演三流,主演三流,制作成本三流,题材三流,口碑三流,上映后单场票房从$500跌到$115…</p>
次周排片1140场,单场票房继续跌到两位数(也就是每场只有三五个人,基本空场了)。</p>
即便如此,第三周排片434场,第四周才降到92场。最终美国票房470万美元,而海外票房只有15万美元…</p>
扯回来,《流浪地球》上映后,《芳华》才起来的势头直接被打断…</p>
原时空,《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新喜剧之王》三部电影加一块都没拦得住《流浪地球》的起飞…</p>
《芳华》算个毛?</p>
第一天1.94亿,第二天,2.6亿,第三天,直接爆砍3.4亿,即便是工作日,势头不减,拿下2.7亿!</p>
四天直接破十亿…</p>
跟疯了似的,根本拦不住!</p>
22号本来有《机器之血》、《妖猫传》、《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三部电影的,后两部直接宣布撤档…</p>
《流浪地球》的势头太勐了,次周末肯定会超过首周的…</p>
硬碰硬,完全没必要。</p>
至于《机器之血》——成龙大哥头很铁的!</p>
坚决不改档期…</p>
沉长林发了一条微博:“《流浪地球》院线版是140分钟,还有导演个人剪辑版,160分钟,我们会在电影下映后,免费上线各大视频平台,回馈一下观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