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这个导演很靠谱 > 第七十三章 徐老怪探班(3/3)

第七十三章 徐老怪探班(3/3)

徐老怪一直致力于在技术方面按追赶好来坞…</p>

为什么接拍《西游伏妖篇》?</p>

一方面他自己一直挺想做西游题材,另一方面,4个亿的资金,保证他可以做到自己想要的效果!</p>

其实《九层妖塔》的成本是2.5亿,对外宣称4个亿而已…</p>

他知道沉长林对特效大片很感兴趣,而且从《魔盗团》开始培养国内的特效团队。</p>

到今天终于做了《刺杀小说家》——东方奇幻!</p>

一直想去探班…</p>

看看年轻导演怎么玩特效!</p>

……</p>

《刺杀小说家》早就放出花絮了,宣传嘛!</p>

也是事实:第一次将虚拟拍摄、动作捕捉、实拍、CG等多项技术整合到一起来使用,不仅挑战最尖端的拍摄技术,更是实现了一套标准化的全新工业流程,可以说是一次国产电影工业的新革命…</p>

徐可走进摄影棚,整个人都惊呆了!</p>

哦,青岛的摄影棚!</p>

山城拍摄结束了,剧组转战青岛…</p>

徐可惊讶极了:“20多个摄影棚?”</p>

沉长林介绍:“我们分成五十个小组,每组制作不同的东西…”</p>

“最难的是什么?”</p>

“赤发鬼…身高15米,四只手臂,40万根头发、90万个毛孔,单帧渲染量少到16个小时,多到30小时,造价达到200万每分钟左右!”</p>

说着,向同行的特效负责人徐建道:“给徐导看看效果!”</p>

“徐导,这边请…”</p>

然后徐可…有点嫉妒了!</p>

这个特效比它的《四大天王》好太多了!</p>

尤其是赤发鬼的造型,相比之下《四大天王》里的白毛猩猩弱爆了!</p>

徐建特意放出了一段打斗效果,这个让徐可更加嫉妒——《四大天王》里怪兽模型的毛发效果以及行动过程中肢体、关节部位的灵活性差飞了!</p>

“这个特效花了多少钱?”</p>

沉长林看了眼陈祉兮,后者道:“我们前期投入1.5亿,主要用于设备开发、概念模拟以及模具制造,真正制作起来,花了1.5亿左右…”</p>

“设备开发?”</p>

“虚拟拍摄…否则演员没法投入打斗!”</p>

“虚拟拍摄?”</p>

所谓虚拟拍摄,就是动作捕捉、实时引擎、摄影机追踪等一系列技术的加持下的实时画面反馈…</p>

以前拍摄特效大片,基本都在蓝绿幕背景下拍摄和——拍摄现场面对蓝绿幕“背后”(抠像后)的影像统一性,虽然有了概念设计包括前期预示等手段,但与实景拍摄相比,蓝绿幕拍摄仍然无法让所有主创们“身临其境”,实现多部门高效、精准的协同。</p>

“现场虚拟拍摄”就是在这样的要求下诞生并发展的。</p>

通过实时追踪、实时抠像、实时渲染技术,将摄像机拍摄与CG元素实时合成,将数字化的空间、透视、运动、光影带到拍摄现场,为导演提供实时的画面预览!</p>

这种实时预览作为前期动画预览的延展,结合现场实拍画面继续传递叙事与视效相结合的创作意图,从而使整个团队的创作更加顺畅。</p>

<a id="wzsy" "://qu/html/51711/">《仙木奇缘》</a></p>

它可以看做是蓝绿幕拍摄技术的“现场升级版”。</p>

为影视工业化全流程的贯通提供了保障。</p>

《刺杀小说家》有了这套东西,团队将事先动作捕捉完成的虚拟角色预合成到现场画面中,主创人员可以实时看到虚拟角色的大小、位置和运动…</p>

画面越接近电影完成效果,越有助于导演对演员、摄影机以及虚拟角色进行调度,尤其当遇到复杂的拍摄角度和空间位置关系。</p>

另外说一句,《曼达洛人》就是这么拍的!</p>

特效负责人徐建见识了一大堆东西,徐老怪眼睛越来越亮:“这东西多少钱?”</p>

陈祉兮道:“挺贵的,主要懂得操作的人太少了。”</p>

徐建这说:“其使用这套东西可以大量节省CG渲染的时间,如果算时间的话,还是很省钱的!”</p>

最新小说: 终极火力 文豪1978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天命之上 逼我重生是吧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1987我的年代 重燃青葱时代 巅峰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