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年的论调,中国电影市场的天花板是3000亿!</p>
基于北美市场的3.5倍得出的结论…</p>
这帮人只有这个概念,但从来不算账。</p>
3000亿是什么概念?</p>
至少得有五部过百亿的作品撑着!</p>
中国电影票房天花板会破百亿嘛?</p>
不太可能!</p>
百亿票房需要长达四五个月的影院满档,不太现实…</p>
中国电影的平均观影人次在2017年达到1.2人之后便增长缓慢,到了2019年,年观影人次增长率反而下降了0.4%…</p>
由此可见,即便没有疫情影响,我国电影市场在19年就达到了饱和状态!</p>
毕竟电影不像短视频,观影是有成本的,而人们是否能接受这个成本呢?</p>
还有一点,院线杀鸡取卵!</p>
看看那吃相极其难看的2022春节档吧,疫情好不容易缓解,市场好不容易回暖,就开始疯狂收割…</p>
中国电影什么地方超过了北美?</p>
答:票价!</p>
踏马的,平均票房55块…</p>
——北美票价8.87美元,创历史新高!</p>
奥观海还说‘中国人民过上美国人的生活,是地球的灾难!’</p>
这不是已经过上了嘛…</p>
至少,在观影领域,我们享受的是北美待遇。</p>
当然啦,也不乏某种情况出现——全年拢共就三五部电影,估计每部都能过百亿。</p>
……</p>
太可惜了,没能跟小粉丝迎来私密空间…</p>
中间小粉丝有上厕所,沉长林正要跟上,金大喜陪着一去了…</p>
金大喜,我记住你了!</p>
施施当晚就飞回剧组——《三十而已》还在拍摄。</p>
都很忙,2017年的影视市场虽然已经出现警告,但总体来讲还是比较繁荣的。</p>
以小粉丝为例,她手上除了固定的《鬼吹灯》,还有三五个项目等着拍摄呢!</p>
其中不乏《摩天营救》这样的好来坞大片——接这个戏,纯粹是因为片,人家给了500万美元的片酬…</p>
压根没想过打通北美市场。</p>
基本上一部戏结束后,最多休息两三天,立马就要进组另一部戏…</p>
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忙…</p>
大概是为了证明自己红?</p>
杨小蜜也要进组拍摄《捉妖记2》了…</p>
说到《捉妖记2》,安乐影视的江志强直接把成本做到了4亿!</p>
特意给施施熘了20%的投资份额。</p>
施施本来想投资的,后来一算账,直接婉拒了江老板的好意——4亿成本+宣发,起码要6亿,也就是说,18亿才能回本…</p>
即便能盈利,赚的恐怕也不多!</p>
这些是她自己的决定,事后才跟沉长林说的。</p>
很明智!</p>
《捉妖记2》…</p>
其实,香港电影是可以在2015年涅槃重生的,契机就是《捉妖记》!</p>
演员大陆出,大陆资本帮捧场分钱,幕后基本都是香港班底,整个故事也是个典型的香港喜剧片架子,票房大卖。</p>
然后…</p>
得势便猖狂,给点阳光就灿烂,拿着鸡毛当令箭,《捉妖记2》又搞回原来那一套,主角换成了梁超维还有杨友宁,他俩的戏比男女主角多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