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p;emsp;仇恨说明受过伤害却无法还报。
emsp;emsp;愤怒是因为不满足现状但又无能为力。
emsp;emsp;这些都是虚弱的表现。
emsp;emsp;太寅一直记得这些话。
emsp;emsp;所以他不让仇恨和愤怒影响自己。
emsp;emsp;太氏是夏国最顶级的名门,其荣耀历史,甚至比夏国都要久远。
emsp;emsp;但青黄不接是很多名门都要面对的问题,太氏也没能例外。
emsp;emsp;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万妖门后的厮杀、南域国家不得不面对的危险、甚至于修行本身……
emsp;emsp;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强者的陨落。
emsp;emsp;在老一辈强者渐渐死去,后来者寥寥的情况下,昔日名门,也一日不如一日。
emsp;emsp;幸有叔爷太华,生就盖世之姿,成功登临洞真,一手撑起了太氏的声威。
emsp;emsp;以真人之寿,足可以护佑家族千年不衰。
emsp;emsp;而他太寅,年少成名,被叔爷期许为太氏的未来,亲自带在身边教导。被很多人视为太氏复兴之兆。
emsp;emsp;可是剑锋山一战后,一切都变了。
emsp;emsp;太氏的擎天玉柱倒下,而后来者如他,却还没能成长起来。
emsp;emsp;古老的家族荣耀已远。
emsp;emsp;偌大的太氏何去何从?
emsp;emsp;在叔爷太华战死后,朝廷已经给了太氏尽可能的支持。
emsp;emsp;但他太寅也必须要证明,他可以撑起这个家族!
emsp;emsp;当对手是齐人时,他尤其要承担得起夏国人的期待。
emsp;emsp;作为霸主之争的失利者,夏国改年号为神武,以示心气不灭,斗志仍在。
emsp;emsp;然而,现在已经是神武三十一年了。
emsp;emsp;夏国不仅未能洗刷当日之耻,还被人在境内名山剑锋山上刻下新的羞辱。
emsp;emsp;对手越来越强,越来越可怕。
emsp;emsp;当年旸国在南边的极限,也就仅止于此山了!
emsp;emsp;今日之天下,已经有不少声音在问,夏国人还有心气吗?
emsp;emsp;他太寅来此,必要给出一个回答。
emsp;emsp;这个回答要响亮,那么对手是谁很重要。
emsp;emsp;盖压临淄的重玄遵,当然是最好。
emsp;emsp;他可以通过战胜重玄遵,来践踏临淄城。
emsp;emsp;他可以代表夏国,对齐国说一声……
emsp;emsp;不过如此!
emsp;emsp;四周看台上的声音都远去了,那些或期待或观察的目光,都淡化了。
emsp;emsp;他耳中只等两个字,等来了那一声“开始”。
emsp;emsp;于是他动了。
emsp;emsp;他的右手,像一条骤然被扔上岸边的鱼,抽搐般地、猛地蹦跶了一下。
emsp;emsp;那样徒劳、毫无美感,却有一种在生死之间挣扎的力量。
emsp;emsp;这个动作看起来很有些可笑,但真正了解的人,绝对笑不出来。
emsp;emsp;神通,负窘。
emsp;emsp;鱼离水,鸟落网,走兽失陷。
emsp;emsp;永失自由。
emsp;emsp;受此神通所缚,一应生灵,都要陷入对自身极端不利的环境中。
emsp;emsp;黄河之会开始时,所有元力都被压制到平衡状态。是完全均等的平衡,不会偏向任何一种元力,偏向任何一个人。
emsp;emsp;环境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
emsp;emsp;但在此时,已经不同。
emsp;emsp;太寅能够清楚地感受到,对手身周的空气,已经变得粘稠起来。空气如沼,令其失陷。
emsp;emsp;更有火元破碎,水元狂暴,风元静默、土元飘飞……元力变得极端混乱,甚至于彼此碰撞,互相干扰。
emsp;emsp;此方环境里的一切,都在他的神通操纵下,与对手为敌。
emsp;emsp;何为“窘”?
emsp;emsp;“君”在“穴”下。
emsp;emsp;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emsp;emsp;难堪,困窘,无所适从!
emsp;emsp;我有神通如此,如何不能叫天骄低头?!
emsp;emsp;太寅左手虚拦在身前,右手微垂,五指微张,急步趋前。
emsp;emsp;有一种天地皆同力、一切尽在掌中的强大感受。
emsp;emsp;这是掌控负窘神通难免的心态,他将骄态镇压,让自己冷静审视对手。
emsp;emsp;齐人绝不能小看,若齐人无能,那么屡遭齐人打压的夏人,又算什么?
emsp;emsp;小看对手,其实是轻蔑自己。
emsp;emsp;就在此刻,他忽然感觉到,一股极强的斥力骤然降临,在疯狂地推着他。
emsp;emsp;从一开始来观河台,就预设齐国天骄为对手。对于天下闻名的重玄神通,他自然早有准备。
emsp;emsp;自遥远星穹,正北方玄武星域,一座星光圣楼倏忽闪耀。
emsp;emsp;玄武有承载之仁,包容之度。
emsp;emsp;你欲成何道?
emsp;emsp;这是每一个有志于神临的修士,都需要考虑的问题。但不是所有人都有答案。
emsp;emsp;立起星光圣楼之时,就是在向这个世界诠释自己。
emsp;emsp;绝大部分修士都是按部就班,先循旧规,再证自己。
emsp;emsp;就如儒家学子,以“礼”自制。也如佛门弟子,以“戒”相约。更如法家门徒,以“法”行规。在“规”的制约下,自然走向“道德”。
emsp;emsp;到达“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emsp;emsp;而“我”是什么?
emsp;emsp;我的“道”是什么?
emsp;emsp;对太寅来说,“包容之度”,就是他的行为准则之一。
emsp;emsp;是他恪行的自我。
emsp;emsp;当他恪守此道,玄武星光圣楼的投射,就有了“仁”的力量。
emsp;emsp;他并非儒家门徒,但身在夏国,受儒家影响很深,取北方玄武以“仁”字。
emsp;emsp;包容不是怯懦,不是退缩,不是畏惧。
emsp;emsp;是“原谅”。
emsp;emsp;而原谅的前提……是你认错。
emsp;emsp;重玄遵当然不会认错,所以打碎他的脊梁,逼他认错。
emsp;emsp;太寅当然也不会包容齐人,他包容自己。
emsp;emsp;原谅自己未能早生数十年,不可以参与齐夏争霸大战,不能够挽救败局。原谅自己年纪尚小,修行远不足够,不能登上剑锋山,让叔爷不死……
emsp;emsp;原谅现在力所未及的一切,而让自己勇敢前行。
emsp;emsp;属于玄武圣楼的遥远星光,绕身而耀。那星光之力,厚重之“仁”,让他轻而易举地抵抗那斥力。
emsp;emsp;以负窘神通,陷对手于困窘。以玄武圣楼,容自己于无力。
emsp;emsp;他急步趋前!
emsp;emsp;虚横于身前的左手,往边上一拨。
emsp;emsp;在他和对手重玄遵之间混乱的环境,为他的进攻,分开一条通道来。
emsp;emsp;这是他于困窘之中重定的秩序。
emsp;emsp;若非是在演武台这样毫无环境的地方,这神通的效果只会更强。
emsp;emsp;便在此刻,就在他的面前,一轮大日骤然升起。
emsp;emsp;像是烈日照破乌云,日轮降临的瞬间,所有其它元力都被驱逐,只剩下纯粹的火元游走,形成新的“秩序”。
emsp;emsp;重玄遵的神通,日轮!
emsp;emsp;此神通号称“诸邪退避,神鬼皆焚!”
emsp;emsp;是压制邪秽、扫荡污浊的强大神通。用在此刻并不相合。
emsp;emsp;但重玄遵竟然用它重定元力秩序,真可以称得上运用巧妙!是把这门神通开发到了极致,运用随心,不愧天骄之名。
emsp;emsp;但……
emsp;emsp;太寅冷笑:“诚然你是天府修士,能在内府境称王称霸。但你并不理解,什么叫外楼!”
emsp;emsp;当他开口的时候。
emsp;emsp;遥远星穹,又有三个光点,接连亮起。
emsp;emsp;东方青龙圣楼、南方朱雀圣楼、西方白虎圣楼。
emsp;emsp;星光沐体,在太寅身上涌动。
emsp;emsp;当他说完这句话。
emsp;emsp;他一直微张的右手,猛地握紧,握成了拳头。
emsp;emsp;而后一拳前轰!
emsp;emsp;他的拳头上,星光莹莹。
emsp;emsp;有赤、蓝、青、黄,四色混转。
emsp;emsp;这一拳打落,重玄遵以日轮神通形成的短暂秩序,当场崩解。
emsp;emsp;是为……
emsp;emsp;逆四象混元劲!
emsp;emsp;这是夏国太氏赖以成名的力量。
emsp;emsp;此劲瓦解一切地风水火所属,当者必碎。
emsp;emsp;在外楼巅峰层次,才真正显现威能。
emsp;emsp;因为只有真正立起了四大星光圣楼,才能够熔炼成出真正的逆四象混元劲。
emsp;emsp;以负窘神通掌控环境,陷对手于混乱。
emsp;emsp;以逆四象混元劲打破防御,立分生死。
emsp;emsp;这是近乎完美的搭配!
emsp;emsp;威能远非二者相加,而是以倍数计算!
emsp;emsp;太寅拳头所到之处,一切都在不自然地崩解。
emsp;emsp;青龙取“信”,朱雀取“德”,玄武取“仁”,白虎取“杀”。
emsp;emsp;此为他的星光圣楼,是他所阐述的“道理”。
emsp;emsp;星光流淌在他的身上,赤、蓝、青、黄四色在拳头上纠缠。
emsp;emsp;不仅仅是逆四象混元劲,更是道的熔铸。
emsp;emsp;而拳头往前。
emsp;emsp;仿佛他和重玄遵之间所有的一切,都在为这一拳让路。
emsp;emsp;天地之间只此一拳。
emsp;emsp;他感受着力量。
emsp;emsp;感受到自己的强大。
emsp;emsp;无数个日夜,不眠的苦修。
emsp;emsp;国之恨,家之仇……
emsp;emsp;杀!
emsp;emsp;他看到那白衣飘飘的重玄遵,忽然探手一抓,抓住了空中那日轮,直接砸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