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传禄也是为他这句多出来的废话深感无奈,打开颌下微麦,表达了他的态度:
这个声音只传给了刘清山的耳机,嘴角一弯,也不做解释,只望向留下来的专家们。
在座的专家并非流动性很大,大都是节目组相对固定的。
就像这位高老高羡阳,就是一位相当出名的博学大家,天文地理不能说无所不通,起码也是各有涉猎。
高羡阳呵呵乐着摇头:
另有一位男性专家接过话来:
姜熙彬是寒国人,首尔爱乐乐团,同时有过在国音攻读指挥系博士的个人经历,算是这所学院里少有的外国学生之一。
刘清山点点头:
奉殊是华国内地最顶尖的乐团指挥家,同时还是国外都很知名的作曲家。
高羡阳捋须大笑:
董传禄半开玩笑的接过话茬。
高羡阳马上借坡下驴,显然他跟主持人之间的配合已经相当默契了。
这些话也正是更多观众们想说的,于是引起很强烈地掌声鼓动。
想来较之性格开朗的高羡阳,奉殊对于音乐作品的态度更严谨一些。
因为他并没有紧跟着大唱颂歌,而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谈起音乐来:
刘清山不敢怠慢:
「在所有音乐种类中,我觉得被标签化最严重的就是摇滚乐。一谈起摇滚乐,大部分人联
想到的就是皮裤,长发,愤怒和嘶吼。但其实摇滚乐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包容的多。很愤怒的可以是摇滚,很平静的也可以是摇滚。搞音乐的可以是摇滚,不搞音乐的也可以是摇滚。核心在于,你要做的,是不是真正的发自你内心。各类音乐有各类音乐的特色,一味的打标签,只会让音乐失去很多乐趣。」
董传禄在现场观众的掌声、笑声里听出来了,即使有类似的想法,也不能承认的:
刘清山伸出两个指头比划了一下:
接这种调侃式话头的是高羡阳,这位博学家老者的性子显然很是活跃,甚至有些跳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