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汉道天下 > 第1070章 既虚且伪

第1070章 既虚且伪

周忠一路南下,行经睢阳。</p>

取道睢阳并不省路,但是省时间。睢阳已经成了兖豫最重要的重镇,四通八道,境内的道路质量也高,宽阔而平整,不少地方可供四辆马车并行。</p>

这一切,归功于黄猗。</p>

韩遂奉诏监兖豫二州,以睢阳为治所,以黄猗为长史,可谓是言听计从。黄猗遂提议,以韩遂麾下的两万西凉精锐为主力,召集民伕,修缮了以睢阳为核心的干路网。</p>

这些干路网战时可以用来行军,平时则用于百姓行走,尤其是南来北往的商旅。</p>

睢阳也因此成为商业重镇,四方辐凑。</p>

渡河之后,周忠便亲身感受了这些道路带来的便利,也听到了不少对韩遂、黄猗的赞扬。</p>

对韩遂的赞扬集中在治军。</p>

以虎狼之师闻名的西凉军在韩遂的麾下不仅没有伤害百姓,反而成了铺桥修路的主力,每个秋汛还会上堤,保护一方平安,让百姓感激不尽。</p>

<a id="wzsy" "://qu/html/12472/">《天阿降临》</a></p>

对黄猗的赞扬则集中在能干。</p>

很多人未必知道黄猗是讲武堂的第一届毕业生,曾随狼骑出征塞外。但他们都知道黄猗主持修的路又坚实又平坦,每个的维护费用也少,方便了无数人。</p>

就连桥蕤对黄猗也是赞不绝口,与周忠一见面,就夸个不停。</p>

周忠与桥蕤是老朋友。之前任豫州刺史时,两人就经常见面。如今桥蕤赋闲在家,一对双胞胎女儿却在天子、皇后身边,潜力无穷。他没有做官,在家开了几个作坊,过得很滋润。</p>

“秋收将近,秋汛很重要,连抚军大将军都亲自上堤去了。”桥蕤笑眯眯地解释道:“我是闲人,奉命为周公接风,陪周公四处转转。”</p>

周忠摆摆手。“别的地方就不用去了,陪我上堤看看吧。我是司空,水土之事本是我的职责,岂能过而不问。”</p>

桥蕤大笑。“抚军大将军知道周公必然上堤,不过不用急,今天先在睢阳住一晚,明天去堤上看看。”不等周忠回答,桥蕤又低声说道:“有人想见你。”</p>

周忠很诧异。“谁啊?”</p>

“荀悦,刚从泰山回来。”桥蕤咂咂嘴。“好像受了打击,来睢阳半个月了,闭门谢客,谁也不见。”</p>

周忠恍然,没有再坚持。</p>

荀悦去泰山的事,他也有所听闻,与诸葛亮见面时,还特地确认过此事。如今荀悦从泰山归来,既不回家,又不去宛城,反倒滞留睢阳,多少有些古怪。</p>

“先去印坊看看吧。”周忠说道。</p>

桥蕤笑道:“知道周公关心教化事,接风宴就在印坊。”</p>

——</p>

睢阳印坊规模并不大,至少不如冀州的几个印坊规模大,但运作极佳,井井有条,印出来的书籍清晰典雅,就算是以普通百姓为对象的历书、农书也颇有质感。</p>

周忠原本觉得冀州印坊已经不错,看了睢阳印坊后,觉得还有些差距的。</p>

甄贵人很精明,比起袁权来,终究还是缺了一些大家气度。</p>

站在印坊中,周忠很满意。“公路虽无赖,有这样的女儿、女婿,也足以自雄了。”</p>

袁权取过一册装帧精美的画卷,双手递给周忠。“这是家父主持的洛阳图卷的第四卷,还请周公过目指正。”</p>

周忠接过画卷,哈哈一笑,却没有看,转手递给了随行的子弟。</p>

“我虽然还没看过这第四卷,但仅凭第一卷、第二卷,公路就可以名垂青史了。”周忠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欢声笑语化作一声叹息。“只是可惜了刘景升。”</p>

最新小说: 明德意志崛起之路 重生美国当大师 万兽朝凰 红楼之开国篇 香辣农女:山里汉子太爱撩 落难公主复仇记 总裁爹地,妈咪又跑了 快穿攻略:黑化BOSS,极致宠 公主喜嫁 重生八零:悍妻宠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