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国潮1980 > 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此消彼长

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此消彼长

对于日本股市来说,1990年的新年第一个交易日拉开了真正的暴跌序幕。

一连七个交易日,大盘天天都是不歇气的大幅下跌。

根本无法看到任何正面的支撑,只看到了股价的持续跳水,让人直坠地狱。

到1月12日周五收盘为止,日经225指数已经从去年收官38409的高点跌去了10000多点,收在了28344点,七天的大盘下跌幅度高达26.%。

如果从去年日本股市的最高点40101点算起,下跌幅度甚至已经超过了30%。

东京证券交易所的总市值也一下子跌落到纽约证券交易所之后。

可见蒸发了多少财富,杀伤力之巨大!

股价的急跌使得所有提供融资的借款方忧心如焚。

无论是券商还是地下金融从业者,他们必须搞到更多的现金,用来满足那些融资炒股炒家的资金需要。

而那些炒家们也要尽可能的遵守协定,尽快补仓。

否则他们的仓位将会被那些不太友好的地下保证金交易借款人马上平掉——也就是“爆仓”。

为此,大藏省官员经过周末两天紧急磋商,在1月14日周日当天紧急出台了紧急应对策略。

一是宣布股票的保证金要求从70%降到了50%。

二是施加压力给日本的四大券商,要求他们在股市回暖前不再发行股票或认股权证债券。

以此来试图挽救股市兵败如山倒的颓势。

别说,这两手倒是有点效果。

1990年1月15日一开盘,日经225股指迅速企稳,随之也展开了一连七个交易日的反弹,一口气收回来4600点失地。

到1月23日为止,日经225指数重新回到32927点,阶段涨幅高达16.2%。

于是便又有一些分析师乐观起来了。

这七天里,不断有金融业人士宣称日本的牛市没有就此离去。

说在大藏省的政策呵护下,股指已经企稳,反弹的高度至少还能往上再看3000点。

日本的经济有体量,有质量,绝对支撑得起目前的估值。

然而这个世界上的事儿就是这么奇妙,他们才刚说完这样的话,就马上被打脸了。

从1月24日开始,东京证券交易所居然又开启了一个长达十五个交易日的下跌周期。

而且这次从一月份一直跌到了二月份,跌幅居然比上一个七天的暴跌幅度还要狠。

到2月15日为止,日经指数已经跌到了19150点,下跌了14000多点,跌幅41%。

这个情人节,恐怕是女人最受冷落的日子了,因为整个日本都在哀痛财富的丧失。

也恰恰是在这时,过去瞧不起美国人的日本的金融界人士才真正注意到摩根士丹利送给他们的可以“白白拿手续费”的股指期货,原来还是个金融炸弹啊,所具备的“威力”足以把日本经济送进墓地。

于是日本最大的专业经济报纸《日本经济新闻》当即发表文章,谴责股指期货导致日本股市下跌。

随后,《朝日新闻》、《读卖新闻》、《产経新闻》等纷纷响应,出台大量新闻报道,将股指期货认定为股灾的元凶,并且要求政府火速出台对策。

而鉴于此,有关当局也只能继续努力支撑股市。

而且为了减少股指期货的害处,满足各方“降低股指期货交易,提升股价”的要求,大藏省还要求大阪交易所对股指期货交易提高限制措施。

于是在2月12日——2月15日的这段时间里,日本大藏省再度密集出台了多条救市政策。

一,日本的四大证券经纪商被要求买入护盘。

二,要求保证金被降到了30%。

三,寿险公司被要求停止卖出股票。

四,禁止新股发行的禁令被延长。

五,公共退休基金和邮政储蓄账户的资金被引入了股市。

六,很多会计手段被用来阻止机构持有者卖出股票。

最后,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就是股指期货的保证金率从4%被提高到了6%。

如此,从2月16日起,日本股市才真正迎来了一段为期长达24个交易日的阶段性反弹。

到这个时候,似乎看起来日本股市的参与者们好像可以松一口气,真正的回一波血了。

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的。

相当可惜,这次反弹不但在过程中充满了坎坷波折,而且反弹的高度也很有限。

回血的力度还没有上一波七天的力度大,只有区区4000点左右。

这还不算,关键是大盘也没有就此稳住,在短暂的反弹之后,大盘就开始了漫漫无期的阴跌。

可以说这是钝刀子割肉,速率不高,但日本的股市每天都在失血,在丧失活力。

仿佛要直接奔着深不见底的深渊滑落,任凭日本政府或是证券公司再出什么政策也于事无补了。

为什么会这样?

答案很简单,其实就因为包括日本大藏省在内,很多日本人搞错这次股市大跌的主要矛盾了。

他们将日本故事的泡沫破裂归咎于外国人在股指期货市场上卖空,但是实际上,那只是表面现象,仅仅是美国人洗劫日本财富的手段而已。

真正的原因是美元走强的大背景下,日本货币状况的急剧紧缩。

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阻止不了美国财团在资本市场对于日本的收割。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股票市场要想繁荣必要的基础就是充裕的流动性,如果日本股市等于丧失了流动性,自然也就不再具备行情走牛的逻辑。

那么无论怎么努力也不过是“死撑”而已,对救市没多大效果。

实际上,由于日本当局不肯让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一次跌够,达到它们该有的平衡点,所以他们抑制了市场自行挤出泡沫的能力,也就是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谓的“创造性破坏”。

最终日本政府的处理不当非但没有成功缓解问题,反而造成了更加痛苦的泡沫后遗症,严重阻碍了日本经济的复苏和好转,这可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结果。

最新小说: 娱乐玩童 学霸的科技帝国 重生之完美人生 都市土地公 重生日本当厨神 重生之最强人生 大国重工 香江豪门 我真是大德鲁伊 未来漂流瓶